Thursday, March 08, 2007

FYI (indie bookstore, Taiwan)

全球連鎖時代下的獨立書店文
周郁文 (the POTS)

曾幾何時,超級市場取代了傳統市場,便利商店取代了柑仔店,早期羅列在台北獨一無二的咖啡店,現在變成星巴克與各種連鎖咖啡,甚至化成了一張隨行卡,你走到哪都可以喝得到它。
書店亦是如此。一九八九年,台灣出現了誠品,用精緻的中產階級品味吸引了大眾;一九九五年,博客來網路書店推出,幾乎與亞馬遜的出現同時,買書完全不必受時空限制。到了二○○四年,誠品宣佈轉虧為盈,其時已經擁有全台灣四十幾家分店,成為知識份子與普羅大眾最重要的見面據點、觀光客來到台灣必定朝拜的聖地。一年一度的國際書展,在近幾年我們甚至不用親臨現場,因為經營成熟的博客來早已推出網路國際書展共襄盛舉,不必塞車停車提款趕時間,就可以在家裡輕鬆享受超低折扣的購書樂趣。
我們都知道誠品的確是個好空間。我們也無法抵抗博客來每日一書六六折的誘惑。
書籍全球大連鎖Amazon,世界最大的網際網路搜尋引擎Google,這個十年的科技發展改變了人類的思維。我們在電腦螢幕上閱讀(而數位出版正要開始),科技改變了人性。在我們手上一杯連鎖平價咖啡,接收著email轉寄信件中網路書展上的折扣優惠時,手機簡訊忽然傳來,通知等等可以要到巷口便利商店取幾天剛在網路上買的書。我們幾乎忘了還有幾家獨立書店,是如何地走過這變化甚鉅的十年。
先來說說台灣的幾家獨立書店。
‧女書店風雨飄搖十二年
女書店成立於一九九四年,由當時推動婦運的重要組織「婦女新知」所創立,其時為台灣戰後第二波婦運的高潮,鄭至慧、蘇芊玲、李元貞等重要婦運領袖們,以書店作為婦運的落實。當時女性主義尚被視為洪水猛獸,女書店以英國女性主義先驅維吉尼亞‧吳爾芙(Virginia Woof)的《自己的房間》為理念,在新生南路的巷子裡開闢了一個女人的原地,創造了一個「女有、女治、女享」的書鄉。女書店的創立,是華語地區婦女運動的重要里程碑,她是華語地區第一家女性主義專業書店,時隔十二年,除了以同志為主題的晶晶書庫之外,在亞洲,我們看不到第二家這樣的主題書店。
開書店,是許多愛書人的夢想,女書店的經營者除了愛書之外,最重要的是理念的支撐。學者與婦運人士擁有專業理念,卻沒有連鎖團隊那樣的專業經營,因此女書店這十二年來隨性卻堅持的經營模式,隨著科技改變行銷與經營技術,也吃了不少苦頭。
溫羅汀一帶書店林立,本有著隱性的競爭,加上誠漸形成氣候,一九九九年,誠品也加入了網路書店的行列,書店業的競爭更形激烈。女書店風雨飄搖,到了千囍年之後,仍然以古舊紙本的方式經營,卻也令人發現許多寶藏。由於兼具出版部與實體書店,經營上更形複雜,如何做到小而美且專業,需要相當精英的人力。
二零零三年,SARS來襲,女書店爆發熄燈危機,婦運領袖李元貞以「女書店已完成階段性任務」,說明了女書店可能關閉。然而她還是活了下來,許多讀者的支持,書店的e化與行銷手法的更新,使得女書店在去年終於轉虧為盈。
現在的女書店,依然躺著一九九四年開始就未曾間斷過的留言本,裡面藏有許多匿名的讀者們在自己房間裡的心事。女書店網路書店與女書沙龍部落格,也增加了不分時空與讀者分享的可能,而實體的店面也增加了情趣用品與影音專櫃。在急遽的日新月異與列強的競爭之下,女書店還是有著一群不怕死的熱血女青年,默默耕耘,期待女書店的故事永不止息。
‧華人首家同志書店晶晶書庫
走進晶晶書庫,首先會被其中五顏六色的繽紛色彩所吸引,你不知道那究竟是哪裡來的發出來的顏色,但是就是知道,那炫目顏色從各處的精品與書籍散發,教人暈眩。
晶晶書庫的阿哲,畢業於淡江建築所,對於空間,他很有自己的見解。舊址躲在羅斯福路巷子裡,三層樓、幾坪大的窄小空間,阿哲竟有辦法將它們安排得適妥──一樓開書店、二樓辦活動並且不忘掛上幾張炫目的海報、三樓是辦公地點。沿著窄小的樓梯往上,你會感覺到那真是個桃花源。一九九九年,阿哲開了晶晶書庫,他說,當時的確是受到女書店的感召,許多同志因為沒有自己的空間,都會往女書店跑。多年前,同志相當被歧視,阿哲在心裡早就埋下開同志書店的種子。
開店需要錢,晶晶書庫不像女書店由多人集資合力開成,首先阿哲的母親便提供了一筆資金,成為最大的股東。讓阿哲感動的是,母親由原先的不支持轉而認同,成為阿哲繼續前進、以書店做同志運動的重要動力。
晶晶書庫小而美,同志相關的書籍、雜誌、影音與商品,不一而足,經過深諳空間規劃的阿哲精心設計後,成為彩虹顏色、百花齊放的立體空間。它與女書店一起成為港澳、東南亞觀光客的重要朝聖點,經常要神秘地在櫃檯告知對方隔著羅斯福路的確切位置。
多年來一起打拼的陳姐,是經常逛晶晶書庫的人必定看見的熟面孔。一個異性戀中年女性,加入了晶晶的行列多年,更顯包容多元的色彩。阿哲的有著清楚的經營理念與方向,也因此在多年的努力之下,晶晶書庫的經營順利,去年搬到了更大的空間(就在原址的斜對面)。廣大的一樓店面,桃紅色的驚艷,書籍區更加擴大,透明廁所與彈性的活動展演空間,依然親切的服務與更快速的結帳流程,晶晶書庫顯得更有特色、更具規模。網路書店亦是如此,阿哲嗅到時代的改變,於是網路書店節省店租與人事、卻可以增加進貨以減低進貨成本的特色,使他更悉心經營。因此即便有其他網路書店的競爭,他依然堅守同志與性別的主題,在網路上展演了一個性別的大觀園。特別是近年出版品中,性別相關的書籍增加,晶晶書庫在網路書店中靈敏的分類,也帶給讀者更便捷的查閱與瀏覽。
阿哲是主題書店業中難得兼具理念與實踐的經營者,他不僅為同志運動創造歷史,為同志發聲,也在經營面中表現得可圈可點。
‧走在邊緣的唐山書店
唐山書店早在一九八零年代初開張,那時候還不是在台大對面的那條巷子裡,它搬過幾次家,都在台大附近,直到十多年前,才在現址落腳。
在這個講究品味與風格的時代,唐山書店更顯它的破舊。繞過誠品台大店,走進賣黑輪的巷子裡,附近的店家時而變換,但是停駐在唐山書店的門口,你就知道它從未變過。唐山書店從沒想過要翻新、變乾淨,或者弄整齊,它一直就是躲在這幢公寓的地下一樓,沿著牆上貼了又貼的海報向下走,一只紅色的破報箱,左右兩旁是擺放不完,亂了又亂的活動DM。唐山書店專賣人文與社會相關的學術書籍,許多台大的研究生吸著這裡的奶水長大,而其他自詡為知識份子的大學生、教授、研究者與社會人士,都會定期來這裡趕集。創辦人陳隆昊回憶起當時,由於堅持左派的理念與一股熱情,自台大人類學系畢業後,開書店的理想就在他的心裡萌生,那時候剛剛解嚴,大學生對著左派的熱情正燃燒,唐山書店成為這股力量的重要精神象徵。
唐山書店除了書店之外,也經營出版社,所出的書都相當冷門,至今已有五百多種書籍,出版界咸認最難賣的劇本,唐山竟也出了一整套。同時也為社會學重要的學術討論園地《台灣社會研究季刊》「助印」,十多年未曾間斷。唐山的理想大家都看得見,由於經營主題書店,進貨量小難以與經銷商談判已壓低折扣,因此唐山以每次與不同經銷商大量進貨的原則,成功地壓低了價格,缺點是增加了庫壓力,但是卻優惠了不少學子,使他們繼續上門買書。最難能可貴的是,唐山有許多連鎖書店不會有的珍寶,忽然在倉庫中發現的絕版書,可能昨天又上架了,許多自製的手工書與詩集,會在這裡寄賣,連鎖書店不接受的,在這裡通通成為可能。
唐山作為一家主題書店,連讀者也相當有特色,他們擁有與書店融為一體的特質,成為一處寧靜的風景。只是這家書店的營運狀況卻一點也不寧靜,僅管進貨折扣可以技巧性壓低,但是還是不敵資本化時代的打擊。六、七年前的倒閉危機,使熱心的知識份子發起「搶救唐山」行動,那時候正是連鎖書店盛行,誠品台大店勁敵在側、網路書店無所不在的時候,唐山的傳統經營模式,在這個講求效率、行銷新手法的時代,顯得不合時宜,卻讓許多人奔也似地想進到書店裡懷舊。
最近唐山才開了部落格,小小地介紹了自己的書店,也作為社會不平之鳴的發聲平台。在全球網路依賴的此刻,唐山的書依然只躺在僅此一家的書店裡,你必須用腳走,才能抵達。
‧堅持特色的秋水堂
秋水堂是一家以學術書籍為主的簡體書店,就座落在唐山書店的對面,創始人王永,在年輕時對社運、左派相當熱情。自淡江歷史系畢業後,王永便在淡水的左派書店──文理書局──打工,那時是一九七九年,美麗島事件正發生。原本在問津堂擔任經營要角的王永,因為有自己的理念,便於二○○三年出來自己開店。為書店取名字是件惱人的事情,自己最愛的「問津」(語出孔子:子路問津)如今也不能用,想起散佈在非台北地區、卻在台灣各地有分店的簡體書店「若水堂」(語出老子:止善若水),便心想,何不來個莊子,「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於是取名「秋水堂」,也暗示了三家簡體書店鼎立的狀態。
定居在唐山書店的對面,秋水堂其實目的也在於希望能像唐山那樣,走學術、社會與人文路線。現在更擴增了更多圖文並茂的通俗學術書籍。舉凡崑曲、藏系、古琴等精緻古典文化,在秋水堂都找得到。由於專賣簡體書,同時也會避開與繁體書市相同的書籍,因此基本上並不會有太大的衝突。只是許多學生,腰包中的錢只有那麼多,由於簡體字書價格低,自然就被吸引了過去。
談起秋水堂的經營,王永目前還是以實體書店為主,並沒有經營網路書店,畢竟書種太多,而網路書店的架構必須要經過相當的規劃與人力。博客來在二零零四年開設簡體字館,先後與問津堂與上海書店合作,可見簡體書籍在台灣還是有一定的銷售市場。同年,上海書店進駐東區,更是企業進駐高價商業地段簡體書市的重要里程碑,打破了簡體書店設在文教區的現象。而誠品信義旗艦店開設簡體館,也隱然宣告簡體書的市場成形。然而秋水仍然堅守實體書店,抓緊台師大一帶讀者的閱讀口味,不定期的折扣,以及紙本的書訊,讓許多讀者往往一進書店就是一大袋、一大袋地買。不過e化還是要的,秋水堂已經陸續開始建置系統,提供e-mail電子報通知,近期也將完成網路書籍的查詢服務,未來書店也將提供專用電腦服務查詢。問到王永,開書店最缺的是什麼,他回答的卻是:「人才,要有選書眼光,這人太難找了,如果遇到好的人才,花再多錢我都要把他留下來。」他的回答,也顯出了目前獨立書店的人才荒,有多麼地嚴重。
‧全球連鎖時代下的獨立書店
在連鎖書店與獨立書店此消彼長的生存背後,其實是唇齒相依的。特別在二十一世紀,已經沒有像在上一世紀可以在城市邊緣或偏遠之地可以獨立生存的特色書店,不論何種形式經營,書店現在都聚焦在城市中心共榮共生,並從虛擬網路世界中共力將讀者吸引回實體店面;甚至,連鎖書店才擁有在非都會區開書店的能力。
獨立書店相對於連鎖書店,在服務態度上其實熱情得多,它多了一股歷史性與獨特性,與讀者之間往往產生強烈的感情聯繫。在許多僅有幾坪到幾十坪狹小空間的獨立書店來講,能夠在激烈競爭中生存下來,關鍵就是提供有特色及獨特的服務。許多國外獨立書店別出心裁的行銷規劃與書籍推薦,常常是吸引來店客戶的重要指標之一。擁有專業知識及熱忱服務的店長及店員(他們甚至連店員都希望要求不要太年輕,擁有開放的心態及專業的能力),常常可提供需要更渴求深一層引導閱讀的群眾。當然雙方購書前的熱烈討論與下次書店重逢時的心得交換樂趣,也往往是強勢書店所推出「暢銷書排行榜」所無法取代的。
在國外,知識份子有者相同的文化共識,必須支持這樣的書店不能淪落至小眾精神文化。在英國,民間有「書店業者大獎」作為鼓勵──良好的銷售計畫、經營績效、最佳經理人等獎項;在法國,有來自政府的「唯一價格法保護」──自一九八二年,法國「書籍不二價法」公佈,使得法國獨立書店再次蓬勃化。這些保護傘培養了獨立書店不至於邊緣化,在城市中心仍維持績效營運。這些書店因著鼓勵,常在書店排行中名列前矛,甚至有能力擴充分店。不過,在日本,獨立書店幾乎已消失,所有的書店都在某種形式的連鎖狀態下經營;在美國與加拿大,連鎖書店和獨立書店的競爭已達白熱化,在連鎖書店的進逼下,獨立書店已日益萎縮。為此,反壟斷和宣導公平競爭的美國書商協會(ABA)於焉成立,多次代表獨立書店將超級連鎖書店告上法庭,並極力擴散獨立書店的影響力。
獨立書店的存在與否,除了書店單方面的努力之外,讀者不自覺受到連鎖書店強大的賣壓走向牽引、不再支持獨立書店,也是促使獨立書店銷聲匿跡的一大原因。儘管有著強大的連鎖店業競爭,獨立書店的主題性、特色、專業與服務,是它們繼續生存的重要利基。開主題書店的人,從來不是為了牟利,而是一種理想,在全球連鎖時代,如何對抗發達資本主義社會中的競爭,就要看各自的本領了。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